【二战日本凉月号驱逐舰资料】凉月号(日语:涼月,Ryūgetsu)是旧日本海军的一艘驱逐舰,属于“白露型”驱逐舰的第14号舰。该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了多项重要战役,是日本海军在战争初期的重要作战力量之一。
凉月号于1938年12月20日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,1939年12月26日下水,1940年7月20日正式服役。其设计以高速、火力和机动性为特点,是当时日本海军中较为先进的驱逐舰之一。在战争中,凉月号主要执行护航、巡逻、对空防御等任务,并参与了多场关键战斗。
一、凉月号基本信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舰名 | 凉月(Ryūgetsu) |
舰级 | 白露型驱逐舰(第14号舰) |
建造时间 | 1938年12月20日开工 |
下水时间 | 1939年12月26日 |
服役时间 | 1940年7月20日 |
建造地点 | 佐世保海军工厂 |
排水量 | 标准排水量1,550吨,满载约2,100吨 |
船体尺寸 | 长113米,宽10.7米,吃水3.8米 |
动力系统 | 2台蒸汽轮机,4座锅炉,功率40,000马力 |
最高航速 | 35节 |
续航力 | 18节时约6,000海里 |
武器装备 | 5座双联装12.7厘米主炮,2座三联装61厘米鱼雷发射管,12门25毫米高射机枪 |
舰员编制 | 约180人 |
二、凉月号的主要作战经历
- 1941年:参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进攻行动,包括对珍珠港的支援任务。
- 1942年:在中途岛海战后,被调往南太平洋地区,参与所罗门群岛的战斗。
- 1943年:在布干维尔岛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,遭遇美军空袭。
- 1944年:随舰队参与莱特湾海战,随后逐步撤退至日本本土。
- 1945年:在战争末期,因燃油短缺和盟军轰炸,逐渐失去作战能力。
三、凉月号的结局
凉月号最终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,被盟军接收并拆解。作为白露型驱逐舰的一员,凉月号见证了日本海军从强盛到衰落的全过程。
四、历史评价
凉月号作为白露型驱逐舰的代表之一,在战争初期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,但在后期由于技术老化和资源匮乏,逐渐退出一线作战。其历史反映了日本海军在二战中的战略演变与最终失败的轨迹。
通过回顾凉月号的历史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发展与局限。虽然它曾是战场上的主力之一,但最终未能改变战争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