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恶有满而不覆者哉”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,原文为:“夫民,神之主也。是以圣王先成民,而后致力于神。故《诗》曰:‘无竞维烈,四方其训之。’……夫民,神之主也,是以圣王先成民,而后致力于神。故《诗》曰:‘无竞维烈,四方其训之。’……恶有满而不覆者哉!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哪里有恶行达到极点而不会被颠覆的呢?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,最终一定会遭到报应,不会有侥幸逃脱的情况。
这句话强调了“善恶有报”的思想,体现了古代儒家和道家关于因果报应的观念。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警示,也是一种对社会秩序和人性规律的深刻洞察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 |
原文 | “恶有满而不覆者哉” |
字面意思 | 哪里有恶行达到极点而不会被颠覆的? |
深层含义 | 善恶有报,作恶必有后果;强调道德与天命的关系 |
文化背景 | 古代儒家、道家思想中“因果报应”的体现 |
现实意义 | 对个人行为提出警示,强调道德自律 |
用法 | 常用于劝诫人行善避恶,或批评恶行终将失败 |
三、结语
“恶有满而不覆者哉”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,提醒人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,不要因一时之利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法律制度更加完善,但这种“善恶有报”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保持正直与善良,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