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意思】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是一句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某人的意图或野心已经非常明显,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。这句话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传》,原意是说司马昭的篡位之心,连路人都知道。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隐藏不了的野心或目的。
一、成语解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传》 |
| 原意 | 指司马昭的篡位野心,连路人都能察觉 |
| 现代用法 | 形容某人的心思或意图非常明显,无法隐瞒 |
| 语法结构 | 主谓结构,强调“心”与“人”的关系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行为暴露、意图明显 |
二、历史背景
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权臣,其父司马懿曾发动“高平陵之变”,掌握朝政。司马昭继承父亲的权力,逐步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,并最终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。他虽未称帝,但实际掌控政权,被称为“权臣”。
在当时,许多大臣和百姓都清楚司马昭的野心,认为他迟早会取代曹魏,自己称帝。因此,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成为当时人们对他真实意图的一种共识。
三、现代应用
在现代汉语中,这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| 应用场景 | 示例 |
| 批评他人行为暴露 | “他想当领导的意图太明显了,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 |
| 揭露阴谋 | “公司内部的腐败早已众人皆知,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 |
| 表达对局势的判断 | “他的计划早就被大家看穿了,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,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意图或野心已经显而易见,无法掩盖。它既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,也体现了汉语成语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和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并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