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(1)】在中医理论中,十二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,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。掌握十二经络的名称、循行路线和所属脏腑,对于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。为了便于记忆,历代医家总结了许多口诀和歌诀,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一复杂的内容。
以下是对“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(1)”的总结,并结合表格形式进行展示,便于理解与记忆。
一、十二经络概述
十二经络包括六条阴经和六条阳经,分别与五脏六腑相对应。每条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循行路径、所属脏腑、起止穴位以及与之相表里的关系。
二、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(1)内容摘要
1. 手太阴肺经
歌诀:肺经起于中焦,上行至胸,下络大肠,属肺主气,通于鼻窍。
2. 手阳明大肠经
歌诀:大肠经起于食指,上行至颈,络于肺,属大肠,主传导。
3. 足阳明胃经
歌诀:胃经起于鼻旁,下行至腹,络于脾,属胃,主受纳。
4. 足太阴脾经
歌诀:脾经起于足大趾,上行至腹,络于胃,属脾,主运化。
5. 手少阴心经
歌诀:心经起于心中,上行至喉,络于小肠,属心,主神明。
6. 手太阳小肠经
歌诀:小肠经起于小指,上行至耳,络于心,属小肠,主分清泌浊。
7. 足太阳膀胱经
歌诀:膀胱经起于目内眦,下行至腰,络于肾,属膀胱,主水液代谢。
8. 足少阴肾经
歌诀:肾经起于足心,上行至胸,络于膀胱,属肾,主藏精。
9. 手厥阴心包经
歌诀:心包经起于胸中,下行至掌,络于三焦,属心包,主代心受邪。
10. 手少阳三焦经
歌诀:三焦经起于无名指,上行至耳,络于心包,属三焦,主通行元气。
11. 足少阳胆经
歌诀:胆经起于目外眦,下行至胁,络于肝,属胆,主决断。
12. 足厥阴肝经
歌诀:肝经起于足大趾,上行至胁,络于胆,属肝,主疏泄。
三、十二经络对照表
经络名称 | 起始部位 | 终止部位 | 所属脏腑 | 相表里经络 | 主要功能 |
手太阴肺经 | 食指桡侧 | 胸部肺部 | 肺 | 手阳明大肠经 | 呼吸、宣发肃降 |
手阳明大肠经 | 食指尺侧 | 鼻部 | 大肠 | 手太阴肺经 | 传导、排泄 |
足阳明胃经 | 鼻翼旁 | 足背 | 胃 | 足太阴脾经 | 受纳、腐熟食物 |
足太阴脾经 | 足大趾内侧 | 胸部 | 脾 | 足阳明胃经 | 运化、统血 |
手少阴心经 | 心中 | 耳后 | 心 | 手太阳小肠经 | 主血脉、神志 |
手太阳小肠经 | 小指尺侧 | 耳部 | 小肠 | 手少阴心经 | 分清泌浊 |
足太阳膀胱经 | 眼内眦 | 足跟 | 膀胱 | 足少阴肾经 | 排泄、调节水液 |
足少阴肾经 | 足底涌泉 | 胸部 | 肾 | 足太阳膀胱经 | 藏精、主水 |
手厥阴心包经 | 胸中 | 掌心 | 心包 | 手少阳三焦经 | 代心行血 |
手少阳三焦经 | 无名指尺侧 | 耳后 | 三焦 | 手厥阴心包经 | 通行元气、水道 |
足少阳胆经 | 目外眦 | 足部 | 胆 | 足厥阴肝经 | 决断、疏泄 |
足厥阴肝经 | 足大趾外侧 | 胸胁 | 肝 | 足少阳胆经 | 疏泄、藏血 |
四、总结
十二经络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歌诀记忆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掌握其基本知识。上述内容不仅涵盖了每条经络的基本信息,还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和主要功能。建议初学者结合图谱与实际穴位进行学习,以增强记忆效果。
掌握十二经络不仅是学习中医的基础,也为今后的针灸、推拿等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