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高地厚词语解释】“天高地厚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广阔、深远或人的胸怀宽广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字面意义,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。以下是对“天高地厚”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一、词语解释
1. 字面意思:
“天”指天空,“地”指大地,“高”表示高度,“厚”表示厚度。合起来就是“天很高,地很厚”,比喻天地广大无边,象征自然界的宏大与深邃。
2. 引申含义:
- 形容事物的广阔与深远:如“天高地厚,万物生长”,表达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繁衍。
- 形容人的胸怀宽广、志向远大:如“心怀天下,志在四方”,强调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包容的胸怀。
- 表示对自然或长辈的敬畏:如“天高地厚,不敢妄为”,表达对自然规律或长辈权威的尊重。
3. 使用场景:
- 在文学作品中,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气概。
- 在日常交流中,用来赞美他人的胸怀或志向。
- 在演讲或文章中,作为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
二、词语来源与演变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蓼萧》:“天之高兮,地之厚兮。” |
演变 | 后来演变为固定成语“天高地厚”,并逐渐形成引申义。 |
文化意义 | 反映了中国古代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。 |
三、常见用法举例
例句 | 解释 |
他胸怀宽广,心系天下,真是天高地厚。 | 赞美其志向远大、胸怀开阔。 |
天高地厚,万物生焉,人当顺应自然。 | 表达对自然规律的尊重。 |
这片土地肥沃,天高地厚,适合耕种。 | 描述地理环境优越。 |
四、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天高地厚”的区别 |
海阔天空 | 形容眼界开阔、心境自由 | 更侧重于心理状态 |
高山仰止 | 表达对贤者的敬仰 | 更强调崇敬之情 |
天地辽阔 | 描述空间广阔 | 更偏向于自然景象 |
五、总结
“天高地厚”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表达了自然界的宏大与深邃,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、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、教育、演讲等多个领域,既是语言艺术的体现,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
通过对其词义、出处、使用场景及文化内涵的梳理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的丰富性与实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