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虚与委蛇中的委蛇是什么意思虚与委蛇释义】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对人虚情假意、敷衍应付的态度。其中,“委蛇”是这个成语的核心部分,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语义。
一、
“委蛇”原指蛇行的样子,引申为曲折、迂回的意思。在成语“虚与委蛇”中,“委蛇”指的是表面上顺从、迎合,但实际并不真心接受或认同。因此,“虚与委蛇”整体意思是:假装顺从、敷衍应对,实则不认真对待。
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客气、内心轻视或不愿合作的人,带有贬义色彩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答案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示例 |
虚与委蛇 | 表面应付,不认真对待 | 《庄子·应帝王》 | 贬义词,形容人虚伪、敷衍 | 他只是虚与委蛇,根本没有诚意。 |
委蛇 | 蛇行的样子;引申为曲折、迂回 | 古代文献 | 多用于描述行为方式或态度 | 他对事情采取了委蛇的方式处理。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虚与委蛇”出自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原文中用来形容一种顺应自然、不强求的态度,后来逐渐演变为带有贬义的成语,表示对人或事的敷衍、不真诚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委蛇”已不再单独使用,而是作为“虚与委蛇”的一部分出现,强调的是表面应付、内里敷衍的行为方式。
四、结语
“虚与委蛇”虽源自古代典籍,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用于批评他人态度不诚恳、行为不认真。理解“委蛇”的本义及其在成语中的引申意义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